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模型案共识找到像病流行了答我用播病学毒一如何样传 正文
时间:2025-09-19 13:26:23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问答
今天在捣鼓微软新出的AI工具Bing时,我突发奇想:能不能用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解释Web3世界的共识形成机制呢?要知道,在这个圈子里,一个好的叙事往往能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。当传染病模型遇上Web3叙事我选择了经典的SIR模型作为分析工具。这个模型说来有趣,原本是用来预测疫情发展的,但现在看来,用它来分析Web3叙事的传播简直再合适不过。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·席勒在《叙事经济学》中的观点——经济叙事确实...
今天在捣鼓微软新出的AI工具Bing时,我突发奇想:能不能用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解释Web3世界的共识形成机制呢?要知道,在这个圈子里,一个好的叙事往往能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。
我选择了经典的SIR模型作为分析工具。这个模型说来有趣,原本是用来预测疫情发展的,但现在看来,用它来分析Web3叙事的传播简直再合适不过。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·席勒在《叙事经济学》中的观点——经济叙事确实具有类似传染病的特性。
简单来说,SIR模型把人群分成三类:
易感人群(S):就像那些还没接触过NFT概念的普通人,一听"数字艺术品所有权"就两眼放光;
感染人群(I):好比整天在推特上狂刷"GM"的加密信徒,不仅自己深信不疑,还热衷于传教;
康复人群(R):就像经历了LUNA崩盘的老韭菜,现在看到"算法稳定币"四个字就生理性不适。
我设置了三个关键参数:初期90%的"小白",10%的"信仰者",没有人产生免疫力。转化率定为0.8(毕竟加密圈最擅长的就是制造FOMO情绪),脱敏率只有0.01(一旦入坑,很难回头)。
跑完模型后的结果太有意思了:大约72%的人最终会长期相信这个叙事。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"共识"吗?难怪比特币经历了这么多轮牛熊,依然有一批死忠粉。
为了验证模型的普适性,我又做了两组对照实验:
第一组模拟那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热点,比如某些昙花一现的"革命性"DeFi协议。高传播率(0.8)配上高脱敏率(0.2),结果只有1-3%的人会选择长期相信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"跑得快"游戏吗?
第二组则像以太坊这样的项目,传播速度中等(0.5),但用户粘性极强(0.01)。最终62-76%的留存率,完美解释了为什么V神随便发条推文就能搅动市场。
这个模型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:想要打造长期价值,不能只追求传播速度。看看现在的RWA、L2这些赛道,谁能维持低脱敏率,谁就更可能笑到最后。毕竟在加密世界,最贵的不是流量,而是那些打死也不卖的铁粉。
下次当你看到某个新叙事突然刷屏时,不妨用这个框架想想:它是会像新冠一样持续流行,还是像禽流感那样昙花一现?
币圈惊变:8.16加密市场遭遇鲸鱼狙击,我们该如何应对?2025-09-19 13:23
为什么我对Bitmap情有独钟?一个比特币老玩家的深度观察2025-09-19 13:02
当每一笔触都在创造稀缺:揭秘MurAll艺术平台的燃料经济学2025-09-19 12:57
比特币手续费暴涨背后的深层逻辑:二层网络将成必选项?2025-09-19 12:35
马来西亚区块链周: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2025-09-19 12:02
代币升级2.0时代:看这些项目如何玩转Gas Token经济2025-09-19 12:00
BitBK:重新定义数字货币交易的未来2025-09-19 11:58
BitTorrent的华丽转身:当老牌文件共享遇上区块链革命2025-09-19 11:43
数字货币革命:中国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中迈出重要一步2025-09-19 11:41
老周看盘:大饼站稳4万大关,市场情绪回暖背后藏着哪些机会?2025-09-19 11:24
天演药业高管团队九月重磅行程曝光,将亮相多个国际顶级会议2025-09-19 13:24
Web3.0日报:以太坊L2总锁仓量突破157亿美元,市场悄然升温2025-09-19 12:44
以太坊强势反弹近20%,2000美元大关触手可及?2025-09-19 12:42
铭文市场风起云涌:1.5亿美元费用收入背后的故事2025-09-19 12:21
李隆手记:9.26比特币以太坊实战解析2025-09-19 12:16
比特币冲击4万美元:一场无声的市场觉醒2025-09-19 12:02
GBTC变身现货ETF:一场加密货币投资的革命性变革2025-09-19 11:52
Fusionist能否打破GameFi昙花一现魔咒?2025-09-19 11:33
当数字财富汹涌而来:加密企业如何打好财务基础?2025-09-19 10:57
穿越熊市的投资智慧:我的加密货币布局心得2025-09-19 10:43